欢迎您访问欧米教育!

美国收紧留学政策,英国会成为替代选择吗?留学美国新政策

更新时间:2024-07-08 10:28:00作者:小编

在留学方面,英国和美国这两个英语大国最为抢眼,其他国家如加拿大与美国比较接近,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则可算作第二甚至第三梯队。

随着中美关系日趋紧张,学术交流也受到负面影响。虽然根据目前的数据,2018财年全部F1签证的拒签率为35%,2018年4月签发了3700份F1签证,2019年4月签发了4281份F1签证,同比增长15%,表明美国一系列政策对大部分留学生影响有限。但趋势显示美国学生签证审核愈发严格,申请时间也愈发延长。不过目前对本科留学影响相对较小,高科技敏感专业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被审核甚至拒签的可能性更大。

今年5月31日,美国国务院要求签证申请人提交社交媒体账号信息,包括FB、Twitter、微博、豆瓣、QQ空间、优酷等国内外平台。虽然从现有数据看影响有限,但整体环境是否友好,还是影响留学生家庭的留学目的地选择。作为美国在海外留学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国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1. 英国高等教育

目前,英国约有50万名国际学生,是全球第二大留学目的地(仅次于美国),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国大学的全球声誉。在今年的《美国新闻》全球最佳国家排行榜上,英国再次击败美国,荣获“全球最佳教育国家”称号。英国拥有约200所大学和学院,提供超过8万门课程,选择非常多。

与美国倡导通识教育不同,英国从中学开始就偏向专业教育。在A-Level阶段,学生可以扬长避短,选择3-4门自己最擅长的科目,为大学专业申请做准备。在大学阶段,学生会用三年(部分专业需要四年)的时间对所选的专业领域进行深入学习。这种专业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有明确学术规划的学生。

英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还体现在各类大学排名中。每一个浏览过大学排名的同学都会发现,排名靠前的大学几乎都是英美大学,尤其是在榜单的顶端,这两个国家的大学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的前10名中,多达9所是英国或美国的高校。其中,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六。

2. 英国和美国高等教育比较

关于英国和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位在两国都接受过教育的作者任毅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其进行了总结。摘要如下:

期间

英国的学制是本科三年,硕士一年;而美国通常是本科四年,硕士两年。因此,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所需的时间要少得多,对于想要快速获得学位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不难猜测,在这样的学制下,两国学生的体验和学位的价值不太可能相同。这一点后面还会进一步讨论。

成本

英国留学费​​用明显低于美国,不考虑任何奖学金的情况下,留学生去英国留学的费用为每年3万至4万英镑(相当于3.7万至5万美元),三年9万至12万英镑(相当于11万至15万美元)。而美国私立学校每年7万至8万美元,四年28万至32万美元;公立学校稍微便宜一些,但现在也是每年6万至7万美元,四年24万至28万美元。 在美国,除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少数几所大学外,国内认可度较高的好学校仍然以私立学校为主。

申请难度

总体来说,同等质量的学校,英国的录取门槛在推荐信和学术背景要求上比美国要低,或者更灵活。而且英国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各种形式的预科课程,学生可以先读一年再升本科,预科课程的门槛较低。一般原因是英国学校都是公立学校,资金并不充裕(甚至比较紧张),所以非常热衷于吸引留学生(留学生的学费比英国本土学生要高),导致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质量更加参差不齐。

大陆择校及学历认证

选择哪所学校好呢?当然是越有名的学校越好,不要迷信某一年或者某几年的排名,因为它时刻在变。不要太关注你所学专业的排名——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个跟你关系不大,主要看历史声誉。这里要说一下,英国受世界认可、在中国知名度高的好学校远比美国少,最精英的两所学校就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其他包括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华威大学、帝国理工学院、UCL等都列在第二梯队。然后还有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兰卡斯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杜伦大学、巴斯大学等大学,都是不错的学校。其实除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英国其他学校的差异性比较小,而且非常同质化,作为中国留学生,选择的标准无非就是在国内是否知名。

关于学位认可。如上文所说,由于英国学制较短,门槛较低,英国学位在内地的认可度不如早些年(如90年代末或本世纪初)高。每年都有大量的英国留学生进入就业市场,此时比较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排名尽量靠前(如Warrick、Imperial College、UCL等),二是毕业成绩一定要好(考虑到近年来英国大学颁发的学位等级越来越含水,优秀学生应该获得First Class Degree;至少不能低于2:1)。由于近年来英国留学归来的人比较多,大家对英国学位的了解也越来越深,要求也越来越高。

至于美国,美国学校的声誉和认可度还是比英国要高,美国的实力从各种全球大学排名中就能看出来,基本上美国排名前三十的大学都是非常优质的大学,社会认可度非常高;排名前十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基本自动被认定为“精英”(相比之下,英国留学生的问题会多一些)。

教育理念

简而言之,在英国大学,你将用三年时间(某些专业可能需要四年时间)深入学习你选择的领域。特别是在课程不那么标准化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你将深入探索你的具体项目并获得强有力的指导 - 但除非你主动要求,否则这种指导可能不会涵盖太多的整个主题。

剑桥大学

与此同时,在美国大学攻读文科专业(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文理学院)都鼓励甚至要求学生探索广泛的学科。美国大学的学制一般为四年,以哈佛大学为例,本科生四年内可选择的专业多达32个。理论上,只要选修某一领域的最多数量的选修课,学生就有充足的空间获得该领域的专业训练。然而,美国大学课程数量惊人、种类繁多,往往使学生倾向于探索更广泛的领域,只在专业领域涉猎;而不是像英国大学那样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专业进行严格而深入的学习。因此,重要的问题是,你是要选择通识教育的好奇探索,还是选择专业教育的强调持续学习和对某一特定学科的深入掌握。关于两者优劣的激烈争论一直在持续,作为一名学生,你应该考虑这些差异,并根据你的人生目标、抱负和兴趣来确定哪种教育模式更适合你。

哈佛大学

学习和教学质量

国外学校的本科教育与国内有所不同,比如班级的概念是学生自己选课上课,组织比较离散,师生关系不密切,课余时间也比较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好、态度积极、善于利用学校资源的学生,在英国普通学校可以学得很好;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在美国常春藤盟校可能就学不到东西了。

总体来说,英国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主要是均衡可靠。英美大学的教学一般分为两个部分:lecture,也就是讲座;seminars,也就是课后讨论。seminars部分非常关键,我在英国上的所有课都是教授或者讲师亲自主持的。而在美国大学,特别是常春藤盟校,教授们过于注重科研甚至社会活动,不太重视教学。很多时候lecture其实都是助教来主持的(哈佛一直有这个问题);而seminars几乎肯定都是助教(往往是博士生)来主持的。因此,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这方面,美国文理学院要好一些,师生比明显好于著名综合性大学,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

这里需要提一下的是,教学不只在课堂,课外活动也很重要。美国大学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好的大学有各种讲座、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等,学生可以参与的活动范围很广,而英国学校在这方面就比较弱了。所以,去美国留学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广阔的体验和视野,而不仅限于课堂和图书馆。

学生社会化

在这个问题上,英美两国有很大不同。在英国留学的学生普遍难以融入当地社会——英国人并不那么热情开放,说实话对中国学生没什么兴趣。很多人抱怨自己在英国读了八九年高中,没有交到一个英国朋友。在英国读本科甚至硕士的学生更是如此。结果就是中国学生扎堆,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玩在一起,与英国学生没有多少交流。最终的结果是,呆了几年之后,他们仍然对英国社会感到疏远,觉得自己只是过客。此外,他们在语言等各方面的训练也不尽如人意。

而美国就不一样了。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很多,各国留学生也很多。美国人普遍比较开放、热情,所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校园里融入得比较容易。很多人会觉得“不像留学生”。结果,美国的留学生受当地环境的影响更大,更加“西化”,甚至英语各方面都更好。(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并不是针对具体的人)。

留学美国新政策_2020美国留学政策紧缩_美国留学政策紧缩

职业意识和就业机会

美国在这方面明显比英国要好,差距不小。在美国读本科的时候,由于校园氛围——比如美国大学有很有能力、很敬业的机构帮学生找工作;稍微好一点的学校也有很多各大公司上门招聘,西方学生也有这种意识。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的实习/就业意识会比较强,也比较“早熟”,比如大部分都知道要积极安排假期实习。但在英国,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意识了。一是因为缺乏这样的氛围,二是也和你所处的中国学生群体有关,和能接触到的机会也有关系。毕竟美国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很多全球顶尖的公司;如果在大城市学习,职场经验会非常丰富。

还有一点我想强调的是学制,英国学制是三年,也就是说毕业前只有两个暑假(大一和大二),而美国是四年,有三个暑假。这就是一个暑期实习的差别,对简历的贡献影响很大(一般正规的国际组织和公司都会在本科毕业那年春季确认招聘)。考虑到美国校园更成熟的职场意识、更开放的环境、更丰富的就业机会,这个差别就成倍增加了。总之,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在美国,学生在职场意识方面会更成熟,从美国到大中华区找到工作机会的机会更多,在学习和工作衔接上可能效率更高(即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再根据需要攻读更有价值的硕士学位,比如名校的MBA)。英国学生则比较被动。 他们本科毕业后就去读硕士,在读硕士的忙碌一年里又要赶着找工作,学习与工作平衡非常困难。

另一个考虑是,美国是移民国家,热衷于吸引国际人才,而且容易容纳国际人才,而且有很多好的工作机会,所以毕业后留下来的机会更大。相比之下,留在英国的难度更大,大多数英国留学生毕业后都选择回国。

3. 中国留英学生

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UCAS)的数据显示,2019年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学生的本科申请数量从去年的1.7万份增至2.1万份,增幅达23.5%,赴英留学上升趋势十分明显。

新东方发布的《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留学目的地选择呈现多元化,英国增幅明显。报告指出,虽然美国仍是留学意向人群的首选,但优势已不再明显,占比为43%。偏好英国的人群比例在2019年大幅上升,占比达到41%,有望超越美国。同时,偏好香港、德国、日本的人群比例也逐年上升;澳大利亚、加拿大仍占据主流留学目的地第三、第四位。

启德教育发布的《2019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意向留学目的地依然比较集中,多数选择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数据显示,英国(20.14%)已经超越美国(17.05%)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首选。

高等教育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随着本地/欧盟学生数量的停滞不前,英国指望国际学生支付的高昂学费(是本地/欧盟学生9,250英镑以上学费的两倍多)、生活费、旅行和其他费用为整体经济做出贡献。

英国大学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7年度,留学生为英国创造了30亿英镑收入、2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为英国国库直接增加10亿英镑税收,其中中国留学生对英国经济的贡献位居第一。

4. 一个上涨,另一个下跌

英国留学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

来自台湾的王伟远并不后悔选择在英国学习航空工程,但考虑到如何才能充分运用自己辛苦掌握的技能,他可能需要另寻他处。

王先生最终决定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继续深造,而不是去澳大利亚和台湾等其他地区。但他担心自己很难在英国获得工作许可。“对于想留下来工作的国际学生来说,(就业)环境不太友好,雇主也不太愿意提供就业机会,”21 岁的王先生说。

王老师的声音折射出了留英留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下图所示,英国和美国金融硕士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在当地就业的比例差别很大,非欧盟留学生中只有约10%能够留在英国工作。

全球教育战略

英国高等教育界的领导人与王先生有着同样的担忧,他们担心严格的移民限制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日益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对英国招收更多国际学生(从而创造收入)的积极战略产生负面影响。英国政府今年 4 月提议在脱欧后大幅提高欧盟学生的学费,这加剧了这一担忧。

尽管英国政府力图控制移民数量,但政府也明确表示,留学生数量的大幅增长是英国重要的收入来源和软实力。今年3月,英国政府公布了一项全球教育战略,目标是将留学生数量从目前的46万人增加到60万人。

2012年,英国政府决定将两年的毕业后工作签证期限缩短至四个月,这使得英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因为这些国家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国际学生完成学业后留下来工作,并有可能提供永久居留权。

今年,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期限延长至六个月(博士毕业生可工作一年)。研究小组的皮特曼承认:“我们受到净移民指标的限制,但在上述国际教育战略出台之前,政府甚至忽视了国际学生的重要性。”但他乐观地认为,教育政策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国际学生毕业后逗留期限或将延长至两年

皮特曼说得对!上周末,英国内政大臣萨基德·贾维德呼吁终止即将离任的首相特蕾莎·梅对大学毕业后想在英国工作的国际学生实施的严格限制。

贾维德认为,首相坚持外国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不能在英国工作超过六个月的规定不仅损害了英国大学的利益,而且也阻碍了英国招募世界最优秀人才的努力。贾维德是保守党领袖的有力竞争者,他在《金融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表示:“把世界上最聪明、最有抱负的人拒之门外是没有意义的。”

由前保守党高等教育大臣乔·约翰逊牵头提出的关于学生签证制度的跨党派举措得到了贾维德的支持,这表明特蕾莎·梅离开唐宁街后,政府可能会放松对移民的严格控制。

贾维德宣布,如果他成为下一任保守党领袖,他将取消净移民目标(该目标从未实现过),现在支持让学生毕业后停留更长时间的计划。在这一问题上,约翰逊已提出对政府移民法案的修正案,以实施脱欧后的签证制度,将学生与净移民目标脱钩。

贾维德先生宣布的举措将受到大学校长们的欢迎,他们表示,内政部的打压让留学生感到受到了歧视。约翰逊先生的修正案赢得了反对党和保守党议员的支持,其中包括他的兄弟、保守党领袖选举中的领跑者鲍里斯和​​前财政大臣肯·克拉克。因此,无论哪位政治家接替梅担任首相,如果他们想通过英国脱欧立法以结束欧盟公民的自由流动,他们很可能被迫接受修正案,该修正案将国际学生在英国的逗留期限延长至两年。

如果此举成为现实,将大大增加英国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

五、结论

显然,英国社会正逐渐形成欢迎中国留学生的共识。对于有留学打算的学生来说,英国可能是现阶段更值得的选择。无论是去英国还是美国留学,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都不会改变,而此次两国关系的突然转变对留学趋势的影响也让人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学!无论你是考虑去大西洋两岸的学校深造,还是还在选择国际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最好都详细了解和考察两国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社会环境,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天赋、性格特点做详细评估。毕竟,随着中外经济差距、学术水平不断缩小,留学回国需要根据个人需求提前规划、打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