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欧米教育!

海外学子机场抉择:放弃绿卡回国潮涌动

更新时间:2025-01-05 11:59:28作者:欧米教育

29号,澳大利亚出台强硬防疫措施,禁止聚集活动和非必要的居民出行。澳总理莫里森29晚宣布,从当地时间30日午夜起,该国室内外聚集性活动不得超过两人,但不包括同一家庭成员外出以及葬礼和婚礼等活动。除购买生活必需品、看病、运动、上下班和上学外,人们都“必须待在家里”。

从3月2日的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在澳大利亚开始出现本地传播、到现在澳大利亚出台防疫新举措,这短短一个月内,新冠病毒让澳大利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在澳大利亚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们。

留学生们境况如何?面对疫情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一波三折的行程

小七是湖南人,在悉尼大学读研二。

今年1月底,国内疫情开始蔓延时,澳大利亚政府曾发布禁令,禁止任何从中国大陆转机或直达澳洲的人入境,只能从第三国中转,于是她在回国过完年后,于2月28日和朋友一起飞到泰国隔离了14天,之后3月15日,从新加坡转机到澳大利亚上学。

在她15号到澳大利亚的时候,疫情并不严重,只有两三百例。但短短四五天后,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九百多例。小七表示,这时候她就感觉趋势很不对了。

“其实当时我还在犹豫,因为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关停了一些酒吧、娱乐场所、大型商场等,当时就想政府大约能控制,而且自己也有学业任务需要完成,所以决定先留在这里。”

小七和室友去超市囤了一个月的粮食,准备呆在家里上网课不出门。但疫情蔓延的速度之快,让她们始料未及。

小七之前在悉尼大学拍的照片

“20号之后,澳大利亚的确诊人数开始呈指数型增长,一下子到了一千五六百,这时候我就在和朋友商量要不要回国了。”小七说。

但因为当时因为机票太贵和退租非常麻烦,所以她们还是没能下定决心回国。

就这样到了23号左右,澳大利亚的确诊人数一下子涨到两千五百多人,这时候,小七感觉不能再拖下去了。

她当机立断,买了26号回国的机票,从悉尼直飞厦门。

“当时回国的国际航班只开通了广州上海厦门,所以我先飞厦门,隔离期满后再回长沙。当时就是想回国,所以买了直飞厦门的票。”她说。

在澳时被叫过“Chinese virus”

小七3月15日到澳,3月26日直飞回国,在疫情期间的澳大利亚只待了半个月,却感触颇深。

由于国内对于新冠的严防死守和大量宣传,小七这群中国留学生都有很高的防护意识。她们从抵达澳大利亚开始,就出门戴口罩,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此相反的是澳大利亚当地人的态度,用小七的话说,“他们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防护意识的。”

现在正值南半球的夏季,烈日下,澳大利亚人还是会成群结队跑去海滩游玩,基本不戴口罩。

小七表示,当地人如此缺乏防护意识,也与政府的错误引导有关。

“政府对民众表示,身体不好的情况下才需要佩戴口罩,身体好的话就不用戴口罩。这样就导致了当地人完全没有做好防护措施。”

不仅如此,小七作为中国人,还在澳大利亚遭遇过歧视现象。

“他们可能觉得只有中国人才会得这个病,还觉得这个病是我们传染给他们的。”小七说,“我遇到过当地人很明显的歧视行为,在街上走的时候,有骑着摩托的当地人经过我时冲我叫Chinese virus(“中国病毒”);在商场和超市里买菜的时候,也有一些当地人看到你是中国人,就会故意躲开你,给你甩脸色。”

她说,虽然也有一些澳大利亚人是很友好的,但这些歧视行为她遇到过好几次。

这种情况甚至在26日、她准备回国时还存在。当时澳大利亚的确诊人数已经很高了,但还有许多当地人没有戴口罩,做好防护。

当时小七在排队值机,她看到旁边有两个澳大利亚人拿着相机时不时地对准备登机出境的中国人拍照,还露出比较讥讽的表情。

“他们绝对不是记者啊摄影师啊什么的,因为我没有看到工作牌,而且他们那种讥诮的表情也绝对不是记者的表情。”

小七感觉,他们应该是在嘲笑她们这群裹得严严实实的中国人,觉得这样很搞笑。

有人宁愿放弃绿卡也要回国

26日,跟小七一起回国的中国人有很多。她说,当时在机场,看到做好防护、穿防护服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

排队值机的时候分为两拨人,一拨是没有绿卡的人,一拨是有绿卡的,小七在没有绿卡的那一拨人里。

按照政府规定,有绿卡的人是不能出境的,除非你有非常特殊的理由,比如亲人亡故等,反正需要有能说服海关的理由。

小七说,当时那拨有绿卡的人都在等海关过来询问理由,她看到有一个女性说愿意放弃绿卡,只要能让她出境就行。

“他们最后是怎么解决的我不知道,因为那时候我已经上飞机了,但是我当时的确看到很多拿绿卡的人都不惜代价想回国,他们觉得中国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就算放弃绿卡都想回去。”小七说。

回国隔离

到了厦门后,当地人会回去自己社区进行隔离,小七她们这群外省人就由政府统一安排,在四星级以上的酒店进行隔离。小七自己是被分到了五星级酒店。

住宿价格是政府和酒店的协商价格,365元一晚,包含早餐。中晚餐自行点外卖,会有医护人员给送到门口。

小七隔离的酒店

酒店除了两个负责登记的前台是工作人员外,其他的都是医护人员。每天上门量两次体温。

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小七不禁松了一口气。

“这次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太爱我的祖国了。”

她说,“我觉得在国外真的没有融入感,我曾经想过,要是我留在澳洲,得了新冠肺炎,可能就得不到及时救治。因为感觉澳洲医院都是优先救治本地人,而且由于病人太多,大家都排队。我生在中国,能随时随地得到救治。”

“过了海关后,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海关的一张就诊方便卡,如果在这期间发生什么不正常的情况,因为持卡人是近期国际旅行者,所以会被建议优先救治。我感觉到了祖国对海外华人侨胞都非常友好,现在还留在澳洲的留学生们,也能拿到祖国发放的防疫包,里面有防疫物品和防疫手册。感觉国家没有放弃我们,就像妈妈一样,不管走多远都在关心着你。”

小七拿到的就诊方便卡

小七还对观察者网强调,之前看到国内有一些关于留学生的负面新闻,她想为留学生正名:绝大部分留学生都是很配合国内海关防疫的,希望大家不要对她们有偏见。

在厦门的机场

文章是这么写的:

从来没有哪一天,我有这么想感谢我的祖国。

2020年3月是流浪地球的一个月。为了求学从第三国中转到澳洲再又回到中国,基本以14天为一个周期运转,个中滋味经历过方可知。

在澳洲的时候,经历过走在街上被骂Chinese

virus,也见证过local烈日海滩仍结队出行的盛况,但这些都不是我起初想回国的理由。原本和室友囤了一个月的粮食,准备安心宅家学习,但澳洲呈指数型增长的病例以及民众狂妄自信的态度才是压死我内心不准备回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值机的那天,机场人潮涌动,似乎大家都在逃命,有人甚至为了能出境愿意当场放弃绿卡。

可悲的是做好防护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就连办理值机的柜姐都没有佩戴口罩,还有老外拿着单反高傲的偷拍那些排着长队穿着防护服等待值机的中国人,仿佛在他们眼里,只有中国人才会患得这个病,而他们却像胜利者一样在观看一场精彩的演出。我只想说,你们好自为之。

将近十个小时的飞行最终到达了我的目的地-厦门。当看到海关检疫人员上飞机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从来没有如此安定过,我是第一批下的飞机,刚进海关就听到工作人员说“欢迎回家”。那一刻,我泪目了,他们是如此的温柔和善,深夜还在坚守岗位,等待着我们回家。细心的为我们做检疫和登记然后安排我们去隔离酒店。

走出机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送上了厦门市政府准备的小礼物,还耐心的解答我们所有人的问题。厦门市政府精心安排了五星级酒店,酒店还可以点外卖,起初我以为穿着防护服的都是酒店服务员,每天都要麻烦他们四五次帮我把外卖送到房间,后来他们上门来量体温才知道原来酒店没有一个服务员,全都是医护人员,他们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一次。那一刻,我感动哭了。

他们真的很辛苦,医护人员在这场抗疫中真的付出了太多,是他们时刻在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安全。

用户评论

伱德柔情是我的痛。

真的很难想象他们能舍弃绿卡,这代表着事业和未来的稳定啊!看来澳洲的生活压力还真是大,甚至让人觉得回去了反而更自由轻松?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开心的笨小孩

疫情期间很多留学生都经历了孤独和焦虑,但放弃绿卡去中国意味着要面对另一个充满挑战的国度!真是个艰难的选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这篇文章让我联想到自己当初选择留在澳洲深造的原因,当时觉得这里机遇更多,现在看到有人弃之如也,感觉好矛盾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怪咖

绿卡和梦想,哪个更重要?每个人的人生选择都各不相同,尊重他们的决定! 只是希望他能在回国后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叹★尘世美

澳洲生活的确节奏快,竞争也很激烈,或许有些人找到了比绿卡更重要的东西了。 也可能他们觉得家是最美的港湾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这种新闻让我意识到,留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还有生活的琐事和文化的差异,这让他们常常感到迷茫和绝望。希望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获得心灵的慰藉。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过试用期的爱~

很多时候我们把绿卡当成唯一的成功标尺,却忽略了生命的厚度和幸福感!这位留学生值得尊敬,因为他做出了勇敢的选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肆丶小侽人

澳大利亚确实有很多机会,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在这里生活。 有些人可能更适合回国发展, 找到自己人生的舞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の笑颜

绿卡代表着稳定和未来,放弃它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但也有勇气去追寻梦想的机会! 真的是个令人敬佩的决定。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有些时候觉得澳洲生活质量很高,其实压力也很大,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文化差异后依然觉得格格不入, 这是很痛苦的事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我认识不少在澳洲打拼多年还是无法融入当地文化的留学生,有时候想想他们放弃绿卡的选择,倒像是莫名的勇气。 希望他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笙墨染

这让我想起许多回国创业的年轻人, 也许生活在哪里都不如心想要的安全和自由!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不同, 这种选择也体现了一种人性的弱点——对归属感的向往。我希望这位留学生能回到一个让他温暖的家园!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绿卡或许不是人生的全部目标, 我们应该更关注内心的平稳和心灵的满足。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些思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离我

放弃绿卡等于放弃了在澳洲的一切努力吗?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需要强大的勇气和决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一些朋友,他们已经放弃了澳洲绿卡回到了家乡发展,看到他们的现状,我也觉得很多时候选择比竞争更重要!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各不相同,有些人喜欢热闹繁华,有些人则更看重家庭亲情和安定平静。这种选择或许正是这位留学生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表达。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之若素

绿卡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证明吗?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的人际关系、工作成就和生活状态!希望他回到家乡后能拥有充实而快乐的一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