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徐祖顺教授荣膺“荆楚好老师”,毅然回国奉献教育智慧
2025-04-16
更新时间:2025-04-16 15:41:15作者:欧米教育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湖北大学徐祖顺教授荣膺“荆楚好老师”,毅然回国奉献教育智慧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晚,“荆楚寻良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将在楚天传媒大厦隆重举行。活动主办方将现场为30名“荆楚好老师”颁发奖杯、证书和各1万元奖金。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尚钢作为颁奖嘉宾受邀出席颁奖典礼。材料学院师生将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辉煌时刻。
徐祖顺教授具有杰出的科研能力。以第一作者在世界各地高水平杂志上发表文章,受到国外知名大学教授的赞赏。他本有机会在国外享受优越的生活,但他坚持“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放弃了优待。回国从事建筑工作;他是一位材料专家,但他却毫无架子。他一切都为学生考虑,成为学生眼中的“魅力老师”。
放弃有利条件,坚持回国
“我和胡达有感情,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会回来。”采访徐祖舜,无法回避他的“留学”史。 1983年,徐祖顺从武汉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前身)毕业,当了四年中学教师。他考入母校研究生院,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9年底,一封来自美国的电子邮件打破了他内心的平静。当时,徐祖顺正在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作者是美国化学会聚合物分会主席、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化学系福特教授)原来,福特教授在某知名杂志上看到了徐祖顺关于乳液聚合的研究文章,并诚挚邀请他去美国帮助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于徐祖顺来说,机会难得。但当时的学校领导却对此有所顾虑,担心这个年轻人“一去不复返”。最后,时任校长吴传熙教授给予了全力支持:“我相信你会回来的。”
2000年,徐祖顺飞到了大洋彼岸。他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每天早上7点去实验室,晚上11点在星空下回家。一年半后,徐祖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两家世界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回国前三个月,福特教授表示刚刚接到一个价值2400万美元的大项目,希望徐祖顺能够留下来。一些亲戚朋友也劝他留下来。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徐祖顺选择了回国。 2002年6月底,徐祖顺一家如期回国。
开发十余种新产品
回国后,徐祖顺当选为湖北大学高分子材料系主任、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学校一次性授予科研经费10万元至——元,这在当时是相当高的。收费。
徐祖顺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 2007年起,他带领团队与武汉某公司合作,研发出具有防油、防水、防尘三种功能的含氟聚合物乳液织物“三防”整理剂。他开发的超疏水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涂料、电子电器、桥梁防冰等领域。 “环保肥料”是徐祖舜团队历时四年多研发的又一成果。
截至目前,徐祖顺和他的团队已开发出十多个新产品,并已转移到多家企业生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绽放光芒
徐祖舜不仅是一位材料学专家,更是学生眼中的“魅力老师”。昨天,提到这位导师,正在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郑迪伟告诉记者:“他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之一。”郑迪伟介绍,他在大二上学期就被自己的名气所吸引。我找到徐祖顺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问道:“我可以去你的实验室和你一起做实验吗?”
当时本科生还没有辅导制度,但徐祖舜并没有直接拒绝郑迪伟。他和他聊了几个小时,终于接受了他。后来,徐祖舜将他推荐给了武汉大学张显正教授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培训,郑迪伟以第一人称在SCI一区发表三篇高水平论文,并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和荣获全国二等奖。该成果被推荐至武汉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博士。
接受记者采访时,电话、短信不时响起。假期期间,学生打来的问候电话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话。
答: 徐祖顺教授选择回国发展是基于他对母校和家乡的热爱以及服务国家的渴望。虽然国外环境可能提供更舒适的生活方式,但他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能为家乡贡献更多力量。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234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当选“荆楚好老师”的教师是湖北大学徐祖顺教授。他因其优秀的教学水平、扎实的科研能力以及对学生关爱的教育理念获得了该荣誉奖项。 他对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世界,提升自身素质。
114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荆楚好老师”是湖北省为表彰优秀教师而设立的一个荣誉称号。获奖者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的知识储备,而且在教育理念上有着先进的思想和实践能力,他们用实际行动树立榜样,激励着广大青年一代发扬爱国精神、勇于担当。成为老师们的终极追求。
186 人赞同了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