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欧米教育!

海南籍学子留学英国:初到机场感叹环境,颠覆原本认知

更新时间:2025-04-09 18:05:29作者:欧米教育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海南籍学子留学英国:初到机场感叹环境,颠覆原本认知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海南籍学子留学英国:初到机场感叹环境,颠覆原本认知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焦躁不安的我在大学毕业三年后放弃了悠闲的工作,贷款去英国留学。

父母只给我学费,我靠打工挣生活费。

我在一家餐厅当服务员,看到了真正的AA制。虽然互不相欠很好,但我觉得在家一起吃饭也很好。

在英国,兼职工作实行小时工资制,而且兼职工作不是随意的,而且时间也有限。同时,我也经历了中英之间“快”与“慢”的碰撞。

这一年,我随心所欲,随心所欲。如果写不出来论文,我就去国外换换环境,寻找思路。当我没钱的时候,我在一家餐馆打工。当我存够钱后,我继续旅行。

尤其是我在瑞士的工作交换,我永远不会忘记。

(我在瑞士)

我是米娅,26岁。我出生在海南西部的一个小村庄。重男轻女的观念很严重,但在我们家里却恰恰相反。我很受父母的宠爱。

如果说童年给了我乐观的基础,那么父母则给了我自由飞翔的翅膀,让我翱翔在广阔的天空。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们只是无条件地爱我、支持我、鼓励我。也因此,我从小就被训练得独立、大胆、自信。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如果女孩子做指甲太早,就会被说是不务正业、思想不好。但父母看到我涂指甲油后,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说好看。我爸爸经常给我买各种颜色的指甲油。

我家经济条件一般,但每次父母给我的零用钱和生活费都比其他同学多。

因为姐姐的一句话,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说我看起来像城里人,以后要去大城市。

从那时起,我就认定自己是一个城市人,并从小学起就一直在为之奋斗。没想到我这个不折不扣的农村孩子,不仅去了大城市,还出国读研。

(爸爸的庆祝方式)

那时,我是村里唯一一个出国读研究生的人。按照传统,父亲还在村口拉起了横幅表示祝贺。

因为我一直想着姐姐的话,所以我选择了上海双飞大学,这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

记得大三的时候,宿舍的一个同学去瑞典做交换生,花了我十几万块钱。她还给我带了一支口红。

我觉得她能出国真是太神奇了。顿时燃起了我出国的好奇心。但上网一查,感觉挺冷的。出国留学的费用几十万,我承担不起,只好放弃。

后来我了解到澳大利亚有打工度假计划,所以我就全身心投入准备雅思考试。

然而,计划永远不会改变。

毕业后,经过反复权衡,因为应届生的身份比较容易找工作,最终我放弃了,老老实实找到了工作。但出国的种子当时就悄悄地埋在了我的心里。

我在东莞成功工作了三年,每天朝九晚五,很悠闲。然而平凡的日子让我感到特别迷茫。

(在利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迈耶(马斯克的母亲)的自传。这位七十多岁老人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某种强大的能量在我的体内爆发。

也许是因为心里想出国的种子太想扎根了,所以我果断辞职,决定贷款出国留学。

当我把我的想法告诉父母后,他们虽然担心我的安全,但再次支持我的想法,还帮我借了钱。

我很幸运有这样的父母,他们给了我世界上最昂贵的奢侈品——自由,做我自己的自由。

首先通过了英国要求不高的柳叶刀,然后自己慢慢摸索,独立完成其他留学相关事宜,同时还节省了代理费。

但由于拿不定主意去哪所学校,所以机票买晚了,多花了几千块钱。所以出国的时候我必须尽早买机票。到了这里后,我得到了一张免费的电话卡。这是针对新生的折扣。前三个月是免费的,所以不需要提前购买。

(出国那天我穿的是黄色衣服)

今年是2021年,同时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一边存钱一边等待结果。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22年9月22日,我在曼彻斯特机场下了飞机,终于到达了我向往的英国。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居然是英国!太破碎了!不是发达国家吗?彻底颠覆了我对英国的认知。

曼彻斯特机场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下飞机时只有一个小转盘可以取行李,装行李箱的手推车需要硬币才能使用。与此同时,大厅门的两侧睡着了几个无家可归的人。

在英国打车非常贵,所以我们不得不等待校车来接我们。寒冷、交通不便、争吵、机场狭小以及自己的疲惫,让我怀念初到中国时宽敞、明亮、便捷的机场,以及招手停车的出租车。

相比之下,上海简直棒极了,发达多了!这实在是和上海没法比的。

在校园住宿时,中国学生通常会集体租一套套房,但我没有找到,所以我在盲盒中打开了它。最后,我和一个沙特室友、两个印度室友和一个中国室友住在一起。

(我打工的日本食品店)

我在学校的大多数同学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相处得很好。

我刚开始在英国上课的时候,实在听不懂,所以就认真听。课前课后看ppt,自学。沟通的时候,要硬着头皮说话。他们不会因为你的口音和表达不佳而批评你,但只要你用力说话,他们就会认真听。

我的英语口语不好,和同学交流时经常听不懂。我工作的时候,和当地人沟通时经常出错,但好在我脸皮厚,不在乎自己说的对不对,只要对方能听懂就行。

刚来这里的时候,我一整天都沉浸在新鲜事物中,有聚会、旅行、展览等等,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新鲜。

忙于学习、生活、旅行,自媒体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让我没有时间独处。

为了挣生活费,第五个月我又去一家中餐馆和一家日料店打工。当我没有课的时候,我同时做两份工作。

这里的标准小时工资是每小时十英镑。这里与中国不同的是,工作时间有限制,每周20小时。节假日期间每周只能申请40 小时。

(我在王沥川的家乡苏黎世)

正常情况下,我每周工作20小时,挣200英镑,即1800元人民币。暑假期间,我的收入会多一些,一周3600元。除了维持生活费外,还有一点剩余。

看来我生性并不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总想看看更大的世界。

为了去欧洲旅游,我当了服务员来省钱。每天要站十个小时,第二天全身就僵硬了。但想到一天能赚一百斤,我就咬牙坚持下来,渐渐地就习惯了。

为了找工作,我几乎走遍了市中心所有的商店,最后在一家日式餐厅和一家中式餐厅找到了工作,也解决了我的吃饭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根本没有必要胆怯。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商店找兼职,所以在欧洲学生在这里打工是很常见的。

餐厅里的工作虽然忙碌,但也新颖有趣。最重要的是它提高了我的英语口语,让我不再害怕与别人交流。

有时候餐厅里会坐一大桌人,但坐下来的时候,都是各自点菜。当他们最后点菜的时候,大圆桌上已经没有菜了。每个人面前只有一盘炒面或炒饭。很搞笑,而且付款也是。单独支付。终于见识到真正的AA制了。

(伦敦街头)

中西文化有时会发生碰撞。中国追求“快”与英国恰恰相反。他们是出了名的慢。

尤其是当左桌的客人是中国人,右桌的客人是英国人时,差别就更加明显了。中国顾客需要动作快,否则服务员会得到差评。但英国客户一点也不着急。他会告诉你,“不必太快。慢慢来。我们不着急。”

突然觉得时间很宝贵,有时候如果能慢一点就可以理解、可以接受。

后来我发现,只要我们在与外宾交往时多微笑,他们就会愿意花钱买服务。一天下来,我会收到三十到五十英镑的小费,相当于个人货币三四百元左右。

我很少出去吃饭。在我看来,这里的食物基本上与美食无关,而且还很贵。

来到这里,我发现学习、打工、玩耍都是齐头并进的。

班上有一个英国本地男孩,总是穿着他标志性的短裤和套头运动衫。他在课堂上聊天,似乎什么都知道。但下课后,他拿起健身包就跑了。他喜欢踢足球。

为了跟上课程进度,他还预习,周末兼职一天半,周日剩下半天自由发挥。长假期间,他通常会去其他国家旅行。

(我工作和居住过的瑞士家庭的房子)

这里晚上最好不要太晚外出,以减少遇到危险的可能性。我的朋友都有手机和包被偷的经历,但我出门总是带着一个破布袋,所以没人当真。

当我真正体验了国外的生活后,我发现中国真的很好。它安全、快捷,在中国发展迅速。

另外,他们非常宽容,对我影响深远。

今年在英国,学校舞会是最频繁的。起初,看到班里的老师在舞池里跳舞,我感到很震惊。让我震惊的是,他们举着酒杯,像朋友一样平等地和你聊天。后来我发现这在英国很正常。

在英国,我感到更加平等。没有人关注你的年龄或性别,也不存在年龄焦虑。

在国外工作时,我按时上下班,不加班。只要大家做好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真的就简单多了。

我利用假期去了苏黎世和巴塞尔,但是瑞士的消费确实很高。苏黎世住宿一晚1000多,还是最便宜的。

(瑞士“普通人”的简餐)

我很想来瑞士,想多呆一会儿,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但又不想每天支付这么高的住宿费。

两全其美的事发生在我身上。

很巧的是,我在浏览小H书的时候,发现了一篇关于瑞士工作和生活的帖子,于是我从苏黎世到瑞士的另一个地方洛伊克,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工作和睡眠交流。

我的寄宿家庭在阿尔卑斯山务农。他们有一个葡萄园,自己生产葡萄酒,还有一家钟表店、一家住宿加早餐旅馆和一些田地。他们的食物基本可以自给,所以需要帮助,所以我就来到了这里。

我的主要任务是每天花三到五个小时为彼此做家务,包括整理房间、整理工具,有时还做饭。

我寄宿家庭的男户主是一位62 岁的男性。我叫他爷爷。他的心里充满了爱和感激。

他非常喜欢中国,家里有一面中国国旗。

每天我帮他完成工作后,他都会认真地说:“谢谢你帮助我,我很感激。”每天睡觉前,他都会亲吻我的左脸颊、右脸颊和额头,然后亲吻我说谢谢。

(我在法国巴黎)

来这里的第三天,爷爷带我去了超市。他让我坐在超市的购物车上走来走去,没有人理我!我认为这太棒了!

他们是一个非常有爱的家庭。爷爷和他的儿子们每天都拥抱在一起。当他亲吻他三十岁的儿子时,我很震惊,但我逐渐习惯了。

抵达后的头几个早晨,我感到无比幸福,醒来时感觉不真实。这实际上是瑞士?睁开眼睛看到的是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下楼就会得到一个温暖的拥抱。

我刚来的时候,做饭是我儿媳妇做的。爷爷每天都会对儿媳妇说:“谢谢她做的好吃的饭菜,谢谢她的辛苦。”

有一天我对爷爷说:“我也想学会多说谢谢。”但他说我已经很好了,没必要学。我说这还不够,我还要学会感恩,学会表达。然后他过来抱住我说:“你真的很棒。”

我为他们做饭的日子里,我一整天都收到赞美。他们欣赏一切,看到每个人的努力,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原来,表达感激和藏在心里,是有这么大的区别的。他们一家人给了我很好的教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日常农耕)

在这里,睁开眼睛就能看到雪山。开车去买东西就像置身于童话故事里。雪真的很美。

这个小镇的人们也非常友善。每次爷爷带我去镇上买东西,店员都会像看洋娃娃一样宠溺地看着我。因为他们说的是德语,所以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我的祖父会开玩笑地翻译给我:“他们都说你是一个非常美丽可爱的亚洲女孩。”

我在瑞士的23天工作和过夜生活已经结束,他们给予我的肯定、鼓励和温暖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在这里我学会了表达自己,看到了即使到了晚年也能很甜蜜的夫妻。我学会了真诚,这永远是万无一失的武器,它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效。

我还利用假期去旅行,包括伦敦、葡萄牙、西班牙、黑山、巴黎等,年底我也会去一次长途旅行,用这几个月攒下来的钱。我从来没有在生活中跳过任何节拍,在该吃喝的时候吃吃喝喝,我也从来没有接受过每月花掉200 英镑的任何挑战。

打工的记忆已经成为我在英国最珍贵的记忆,所有的经历都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经历。

(我是研究生毕业的)

课程结束了,但我还没有回国,也没有找工作,因为我目前正在考虑留在苏黎世读博士。我还没有准备好所有的材料,也不知道能不能被录取,所以一切都还没有定下来。

出国后,我更加理解了“国家”的含义。中国不仅是我们的祖国,也是我的家、我的根。

我从不给自己的生活设限。回国是可以的,到国外发展也不是不可能。一切都取决于命运的浪潮将我推向哪个方向。

最后我想说,我们的一生如此短暂。你应该努力去探索自己的人生,努力去接近那些一开始你认为不可能,但慢慢实现的感觉真的很美好。

生命不只有一种。你可以选择或创造自己的道路,并像光一样生活。

[口述:米娅]

相关问答

问:我贷款去英伦留学,落地后震惊了?
3个回答
太难

答: 这位海南小伙儿在毕业前贷款去英国留学,可是他一踏上英格兰的土地,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住了。原来在他心里,英国是发达、富裕的国家形象,可是现实却让他大跌眼镜。或许他期待着宏伟的高楼大厦和繁华热闹的城市,结果却是简朴、有些落后的环境。这也提醒着我们,不要被外界宣传所误导,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实了解一个国家。

17 人赞同了该回答

绝版女子

答: 这位海南兄妹对英国的印象或许受到了现实状况的影响,他觉得英国环境和自己家乡海南差远了。可是,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伦敦、曼彻斯特这些大城市拥有高楼大厦、先进科技,而有些偏远地区则相对落后。所以,单纯说英国不如海南,可能需要考虑到具体位置和发展情况。

16 人赞同了该回答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答: 另外,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不同。海南自然风光优美,温暖宜人,而英国多元文化、历史悠长,或许适合喜欢探索人文古迹以及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所以,说哪一个国家比较好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需求。

271 人赞同了该回答